pufa
pufa
  • 发布:2021-07-21 16:42
  • 更新:2021-07-21 16:42
  • 阅读:601

上海90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,薅羊毛也犯法吗?

分类:ASK社区

电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,纷纷让利促销,这也滋生了很多“羊毛党”,我们普通人平时只是薅薅羊毛,省点钱,但没有想过,这也能是一个“生财之道”。

利用平台漏洞薅羊毛,非法获利 45 万

近日,上海浦东张江警方接到辖区一电商平台报警,自3月中旬起,有大量低价商品被人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转卖至批发市场。调查后发现,有人利用该平台开展的优惠活动,非法牟利,警方很快锁定了两位嫌疑人,原来这两个人都是该电商平台的前员工,对平台的优惠规则非常熟悉,于是就利用平台漏洞,注册了大量账号,骗取新用户福利,再将低价购买来的商品转手到二手市场,赚取差价,每单至少可以获利30元

不过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”,这种不法的牟利手段,让平台损失至少45万元,这两位年轻的90后,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,目前二位已被警方逮捕

我们都觉得这二位的行为不够地道,但薅羊毛这件事,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中,相信大家都加入过不同的“薅羊毛福利群”吧,在社交平台上,教网友们薅羊毛的帖子,热度永远居高不下,所以,肯定有不少读者心中产生了疑问:“现在连薅羊毛都犯法吗?”

对于这件事,网友们也有不同意见,即这难道不是平台的漏洞?

合理地薅羊毛当然不犯法,这是商家给予大家的福利,一些“薅羊毛福利群”只是将一些平台的福利政策公告,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在这个案件中,有一个关键因素,就是,是不是用了欺骗的手法。这两个人大量注册了新账户,而且是虚拟的账户,这可能就是涉嫌用虚构事实或隐瞒办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,所以才被捕((,此种行为的非法性和欺骗性非常明显,并非“羊毛党”那么简单。根据刑法规定及法理,诈骗罪主要指行为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诱骗被害人,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自己的财产,行为人获取不法利益。

经检索, “薅羊毛”涉嫌犯罪并非第一起,法律专家此前解读认为,优惠券BUG案件法律实践中,通常涉及不当得利、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、盗窃罪、侵害知识产权罪等,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专家们指出,通常来看,少量“薅羊毛”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,所得属于不当得利,应及时予以返还。若是在事实公布后还继续“薅”的,就可能会有盗窃罪等罪名之嫌,且“薅羊毛”并非法不责众。

特别提醒,“薅羊毛”亦需要遵守规则,逾越规则获取非法利益,必然会承担法律责任。还是要谨记,万事不可贪心。

【转自:见度知法】,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pufa@dcloud.io 。

原文链接
https://tech.ifeng.com/c/87q3yCkk2PP

0 关注 分享

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