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热衷于技术探索的开发者,我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的好奇心。去年在CSDN上坚持输出116篇鸿蒙技术文章的经历,不仅让我在郑州片区榜单中保持前五名,更让我在"玩"鸿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上架了多款APP。"爱影家"影视App正是这种"玩"心态下的产物——一个基于uni-app开发并成功适配鸿蒙平台的免费观影应用。
项目背景与初心
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,我常常想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沉浸在影视世界中。然而,市面上的观影App往往充斥着广告,甚至需要付费才能观看完整内容。这促使我萌生了开发一款无广告、免费观影App的想法。
鸿蒙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我:简洁流畅的界面、高效的开发体验以及强大的生态系统支持。而uni-app的跨平台特性让我能够以熟悉的Vue语法快速实现这一想法,同时兼顾多平台发布的需求。
实现效果截图:
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
技术栈选择
- 前端框架:uni-app (Vue3语法)
- 状态管理:Vuex
- 路由管理:Vue Router
- 后端服务:基于Go语言的微服务架构(go-zero框架)
- 数据库:MongoDB
系统架构
[uni-app前端] → [Go微服务API] → [MongoDB数据库]
↓
[鸿蒙适配层]
这种架构设计使得业务逻辑与平台适配分离,大大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跨平台能力。
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
1. 鸿蒙平台适配
当HBuilderX 4.27版本宣布支持Harmony Next平台时,我立即尝试将现有的uni-app项目编译到鸿蒙平台。主要遇到了以下问题:
问题1:平台特定API的兼容性
// 原始代码中使用了一些浏览器特定API
window.localStorage.setItem('token', 'xxx')
// 适配方案:使用uni-app的统一API
uni.setStorageSync('token', 'xxx')
问题2:CSS样式差异
/* 原始样式在Web平台表现良好,但在鸿蒙上出现错位 */
.container {
display: flex;
/* 添加鸿蒙平台特定适配 */
@media (harmony-platform) {
flex-direction: column;
}
}
2. 视频播放器组件适配
视频播放是影视App的核心功能,需要特别处理:
<template>
<view>
<!-- 通用视频组件 -->
<video
v-if="!isHarmony"
:src="videoUrl"
controls
></video>
<!-- 鸿蒙专用视频组件 -->
<harmony-video
v-else
:src="harmonyVideoUrl"
@play="onPlay"
@pause="onPause"
></harmony-video>
</view>
</template>
<script>
export default {
computed: {
isHarmony() {
return process.env.UNI_PLATFORM === 'app-harmony'
}
},
methods: {
// 统一的播放控制方法
onPlay() {
this.$store.commit('setPlayingStatus', true)
},
onPause() {
this.$store.commit('setPlayingStatus', false)
}
}
}
</script>
3. 性能优化实践
鸿蒙平台对性能有较高要求,我们采取了以下优化措施:
- 列表虚拟滚动:对于影视列表,实现虚拟滚动减少DOM节点数量
- 图片懒加载:使用
intersection-observerAPI实现图片懒加载 - 数据预加载:在用户浏览时预加载下一页数据
// 列表虚拟滚动实现示例
export default {
data() {
return {
visibleData: [],
startIndex: 0,
endIndex: 20
}
},
methods: {
handleScroll(e) {
const scrollTop = e.detail.scrollTop
this.startIndex = Math.floor(scrollTop / this.itemHeight)
this.endIndex = this.startIndex this.visibleCount
this.visibleData = this.fullData.slice(this.startIndex, this.endIndex)
}
}
}
鸿蒙特色功能集成
1. 元服务(Atomic Service)实现
鸿蒙的元服务特性允许应用提供轻量级服务入口,我们在"爱影家"中实现了:
// 在manifest.json中配置元服务
{
"harmony": {
"atomicService": {
"abilities": [
{
"name": "QuickPlay",
"description": "快速播放最近观看",
"icon": "/static/quick-play.png",
"uri": "quickplay",
"type": "service"
}
]
}
}
}
2. 鸿蒙卡片服务
实现桌面卡片,展示热门影视推荐:
// cards/provider.ets
import { CardProvider } from '@ohos.app.form.FormExtensionAbility'
export default class MyCardProvider extends CardProvider {
onAddForm(want) {
let formData = {
"movies": this.getHotMovies()
}
return formData
}
async getHotMovies() {
const res = await fetch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hot-movies')
return res.json()
}
}
编译打包成功的项目截图:
项目开源与社区贡献
秉持着开源分享的精神,我将"爱影家"项目完全开源:
- uni-app版前端:https://gitcode.com/qq8864/imovie
- 鸿蒙原生适配版:https://gitee.com/yyz116/hmmovie
- Go语言后端服务:https://gitee.com/yyz116/go-imovie
开源后,项目获得了不少开发者的关注和贡献,我也通过社区反馈不断优化项目。
上架经验分享
鸿蒙应用上架过程相对简单,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-
应用信息准备:
- 准备高质量的图标和截图
- 编写详细的应用描述,突出特色功能
-
隐私合规:
- 完善隐私政策声明
- 处理用户数据需透明
-
测试要点:
- 确保在多种鸿蒙设备上测试
- 特别注意权限请求场景
-
审核周期:
- 通常1-3个工作日
- 遇到问题及时响应审核反馈
未来规划
- 深度鸿蒙集成:计划集成更多鸿蒙特有API,如分布式能力
- 性能优化:进一步优化首屏加载速度和内存占用
- 社区生态:鼓励更多开发者参与项目贡献,共建鸿蒙生态
结语:星光不负赶路人
从uni-app到鸿蒙的适配过程,让我深刻体会到"一次开发,多端运行"的魅力。鸿蒙生态的蓬勃发展给开发者带来了新的机遇,而uni-app则大大降低了参与鸿蒙生态建设的门槛。
正如我在CSDN博客中所说:"万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"。技术探索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问题,但正是这些问题推动着我们不断进步。希望"爱影家"项目的经验能够帮助更多开发者踏上鸿蒙开发之旅,共同为鸿蒙生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致所有开发者:不要等待完美,先上场,再迭代。你的每一行代码,都是鸿蒙生态中闪耀的星光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