哦哦哦哈哈
哦哦哦哈哈
  • 发布:2025-11-06 15:03
  • 更新:2025-11-06 15:06
  • 阅读:42

从新建文件夹开始,用一个项目实战讲透uni-app鸿蒙开发到上架全流程(多图、细节)

分类:鸿蒙Next

一、 前言

用一个实战出发,结合自身从开发到上架的全过程经验,尽可能细致地描述每一个“关键步骤”。不管是刚接触鸿蒙开发的新手,还是已有经验的开发者,都希望能从本篇文章中受益。

  • 需求制定
    要开发一个应用,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。这包括确定应用的功能、用户需求等。只有明确了需求,开发应用才能有方向。可以参考多款竞品,也可以发给AI分析应用功能,如:我想要开发一款专注于健康饮食的应用,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查询、多种健康计算工具、个性化食谱推荐等功能,帮助用户科学管理饮食健康。这时候就可以把需求发给AI帮忙分析落地功能

  • 技术选型
    uni-app 对鸿蒙的良好支持,选择使用 uni-app + Vue 3 作为开发框架。同时利用uni-ui官方组件库,快速搭建应用界面。

    一、开发前的准备

    在这一章节中,将讲述使用 uni-app 开发鸿蒙 App 的前置工作,供开发者参考。

    1.1 开发环境的搭建

    软件环境

    • 操作系统:Windows 10
    • 浏览器:版本 142.0.7444.60(正式版,64 位)

      说明:虽然是开发鸿蒙 App,但在一些样式调试或隐性数据操作中,先使用浏览器能更快定位问题。在 uni-app 的加持下,浏览器中的表现与鸿蒙上基本一致(除部分鸿蒙特性外)。

  • HBuilder X:4.76(截至发稿我已升级至 4.84,适配了很多鸿蒙相关更新,未更新的同学请及时更新)

  • DevEco Studio:5.1.1 Beta(实战项目环境)/ 6.0.0 Release(新项目推荐)

    兼容性参考:官方文档(点此前往)
    下载地址:DevEco Studio 下载(点此前往)

1.2 技术栈

- 前端框架:uni-app + Vue 3(Composition API,`<script setup>`)  
- UI 组件:uni-ui  
- 数据存储:Pinia([参考文档](https://uniapp.dcloud.net.cn/tutorial/vue3-pinia.html#%E7%8A%B6%E6%80%81%E7%AE%A1%E7%90%86-pinia))  

1.3 鸿蒙环境及模拟器

  • 打开 DevEco Studio 并创建空白项目

  • 点击【工具】→【设备管理器】选择一个 API 19 及以上的设备下载并安装

二、项目创建

2.1 创建项目

  • 打开 HBuilder X:点击左上角【文件】→【新建】→【uni-app】→【uni-app 项目】
  • 填写项目名称(建议英文或数字,不要使用中文)
  • 选择框架:Vue 3(默认)
  • 点击【完成】,创建项目

    注意:

至此,你已经创建好了一个空的 uni-app 项目,现在可以先运行到模拟器上查看效果。

2.2 运行项目

在上述环节中,你已经下载好了一个模拟器,此时可在 DevEco Studio 的【设备管理器】中启动模拟器。

待模拟器启动完成以后,回到 HBuilder X:点击【项目】→【运行】→选择模拟器→【运行】。
win端选择 强制继续运行

等待运行完成,你会看到应用已在模拟器中自动启动。

接下来就是完成代码的编写工作,以下是我的项目架构设计,采用经典的TabBar结构,完美适配鸿蒙设计规范

food-health/  
├── components/          # 自定义组件  
├── pages/              # 页面文件  
├── static/             # 静态资源  
│   ├── data/           # 数据文件  
│   ├── images/         # 图片资源  
│   └── styles/         # 样式文件  
│       ├── tailwind.scss  
│       └── iconfont.css  
├── utils/              # 工具函数  
│   ├── formatUtils.js  # 格式化工具  
│   └── helper.js       # 辅助函数  
├── uni_modules/        # uni-app 插件模块  
├── App.vue             # 应用入口  
├── main.js             # 主入口文件  
├── manifest.json       # 应用配置  
└── pages.json          # 页面路由配置  

三、上架前的准备

3.1 私钥库文件

1.生成私钥和证书请求文件

  • 打开 DevEco Studio,点击【构建】→【生成私钥和证书请求文件】,在弹窗中按照提示填写信息。
  • 生成完成后,打开刚才选择的文件夹,你会看到对应的文件与 material 文件夹。

    注意:如需移动,请务必连同 material 一起移动。

2. 证书文件

  • 华为 AGC 平台,【证书、APP ID 和 Profile】→【证书】选择【新增证书】。
  • 根据页面提示填写并完成创建。
  • 创建完成后下载,后续发布会用到,建议跟 私钥文件 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。

    注意:每个账号最多可申请3个发布证书。一个证书可以多个项目使用。

3. App创建

  • 华为 AGC 平台,【证书、APP ID 和 Profile】→【APP ID】选择【新建】。
  • 根据页面提示填写并完成创建。

4. Profile创建

  • 华为 AGC 平台,【证书、APP ID 和 Profile】→【Profile】选择【添加】。
  • 根据页面提示填写并完成创建。
  • 创建后下载

    注意:每个应用允许申请创建100个Profile文件。Profile使用需对应上选择的应用包名

3.2 鸿蒙相关配置

至此,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发布相关的证书,已经完成代码的编写工作,接下来可以进行鸿蒙相关的配置,为发布应用做准备。

证书配置
HBuilder X 打开项目 -> manifest.json -> 鸿蒙App配置 -> 填写应用包名(包名这一步也可以在【3.1】3小点后填写 )-> 配置发布证书
按照如图所示选择相关的文件配置,这几个文件在之前的步骤中我们都已经准备好,直接选择填写信息就可以

  

图标的配置

  1. 【鸿蒙App配置】-> 【图标配置】
  2. 需要准备一个或两个 1024 * 1024 的图标用于配置 前景图 背景图 启动界面中部图标
  3. 启动界面背景色 可以根据需要配置,默认是白色

    注意:另外还需要准备一个 216*216的图标用于发布应用时在华为AGC上传

3.3 打包应用

至此,你已经配置好上架前的所有的准备,接下来就是打包
HBuilder X 打开项目 →【发行】→【构建】→【App-Harmony-本地打包】-> [生成安装包]
静静等待打包完成,打包完成后会在控制台输出安装包的路径(不得不夸一下 HBuilder X 一键打包非常舒爽)

3.4 云测试

有些开发者没有鸿蒙真机进行测试,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华为的云测试进行上架前的测试,云测试每个用户都拥有一定的免费时长,基本上是够用的。云测试可以确保应用在鸿蒙系统上正常运行,同时也能降低审核时被拒绝的风险。不过这一步在实际运作中发现需要等待的时间比较长,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执行。

  • 华为 AGC 平台,【开发与服务】→【质量】—>【云测试】->【创建测试】——>根据要求填写相关的信息
  • 等待测试完成可以查看相关的测试报告,云测试的测试报告非常详细,可以根据测试中不通过的项目进行优化

四 上架应用

至此,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,接下来就是审核上架应用了【撒花】。

  1. 华为 AGC 平台,【证书、APP ID 和 Profile】→【APPID】→【发布】。
  2. 【应用信息】中填写相关的应用信息,刚才准备的216*216的图标在这一步中上传。
  3. 【软件包管理】上传刚才打包好的安装包。
  4. 【版本信息】填写相关的版本信息,其中这一步的隐私政策可以使用华为托管。
  5. 【应用介绍截图】可以使用模拟器进行截图

    注意: 这一步填写完每一个信息请随手点击保存,我就因为没有点击保存也没注意提示,跳转到其他界面后回来还要重新填写

至此,到这一步,就可以点击提交审核进行APP审核通过后自动上架。祝开发者们都能多多开发优质应用,也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用。文末附上我用到通用公共css文件

2 关注 分享
蜂医 美乐居士

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

蜂医

蜂医

真详细!
收藏,慢慢看。
2025-11-06 15:06